关于2023年度工作情况和2024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4-02-13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字体大小:

202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抢先机、拼经济、保稳定、促发展工作主题,全面对标对表省、市、区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抓手,扛牢治水兴水、治林兴林政治责任圆满完成省领导义务植树活动,全力推进乡村产业提质、环境提标、改革提效,三农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并荣获多项奖励表彰。对口帮扶溆浦工作两次获得伟明省长肯定批示,雨花区荣获省级“2022年度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先进单位2022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考核”“河(湖)长制工作三项市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圭塘河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和省级美丽河湖,圭塘河综合治理荣获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称号;在第二届省花木博览会上,湖南花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展区荣获室内展区金奖,湖南育景园生态有限公司产品荣获2项金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增收为要,激活发展潜力,共同富裕收获新成效。一是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长。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夯实共同富裕根基1—11月,全区47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11.73亿元,同比增长64.28%,其中经营性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10.95%开展专项整治,成立区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工作专班全年组织实地核查20次,发现问题151件,均已及时整改,整改率达100%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我区第一批27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专项审计强化内部监督。有序推进化债,全面摸底核实村级债务底数,通过偿还质保金、协商减免利息、村企结对帮扶等途径,跳马镇13个行政村累计化解存量债务499.14万元,化债率为42.18%培育新型主体,全年新增家庭农场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创建省级、市级示范合作社各1家,助力7个经营主体申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资金89.7518万元二是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围绕花木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核心,持续招大引强,优化项目服务,强化要素支撑,推动富民产业转型升级。全年花木产业综合产值超38亿元。聚力产业招商,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全年区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8次、达成意向合作企业8家。聚力项目建设,以花博园项目落户为契机,助推项目建设进程,着力打造花木产业对外展示、推介窗口和平台。调推进红星花卉交易市场搬迁选址事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选址方案。聚力要素保障,组织6家花木企业申报并兑现省、市花木产业奖励资金251.27万元。推荐红星冷链、红星农产品供应链等4家公司成功申报2023年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培育乡村振兴人才11人,其中乡村工匠高级2人、中级4人、初级4人,高级新型职业农民1人。三是有效衔接落到实处。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落实行业帮扶政策,全面巩固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保障成果。全区脱贫户人口人均年收入达24024.62元,增幅达9.19%。抓好问题排查,全年开展防止返贫监测集中排查行动2共排查农户1730264593人,实现排查全覆盖。经过集中排查,新增监测对象414现有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3611004人。根据省级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结合区级自查,查摆出四大类11个具体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全面完成问题整改。抓好两业帮扶,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254万元,铺排项目40个,其中铺排推进乡村振兴产业资金872元,打造产业帮扶项目27个,受益对象覆盖所有脱贫户、监测户扎实开展“311”就业服务现存帮扶车间7家、公益性岗位138个,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181人。抓好政策保障,新增危房实现应改尽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辍学率为零、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安全饮水均已达到安全评价标准等级。四是对口帮扶高质量推进。按照“1131”工作思路探索创新一园一品一机制帮扶模式,奋力推动五方挂钩、五项转移打造全省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样板,溆浦县脱贫人口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对口帮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双向奔赴 共建共赢》的雨溆对口帮扶模式获国家乡村振兴局肯定和推介,《商贸大区与农业大县强强联合——雨花区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溆浦县做大做强消费协作》被国家发改委列为消费帮扶典型案例。今年以来,累计拨付各类帮扶资金1361.8万元,持续深化产业协作、消费协作、劳务协作。以已建成的30万平方米的雨溆工业园为平台,累计举办大型招商活动32场,招商引进项目37个,签订入园意向协议项目36个,总投资57亿元,目前14个项目已投产运营;帮扶销售农副产品达1.1亿元;帮扶溆浦县3184名农村劳动力、603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转移到雨花区就业农村劳动力647名、脱贫劳动力69名。

(二)坚持常态长效,推动试点示范,乡村风貌呈现新气象。一是农村户厕问题真改实改。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农村改厕工作要求,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对改厕农户开展拉网式、全方位大排查、大整改,全面巩固厕成果。全年摸排2013年以来改建的农村无害化厕所16395,发现各类问题厕所1950及时完成问题厕所整改。坚持建管用并重,制定雨花区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建立五有管护机制,完成农村改厕确权工作,问题厕所整改厕所使用维护率群众满意率达到三个100%二是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品质提档升级。建立完善常态化管理评比机制,采取三查一办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村日查、镇月检、区季评工作,确保集镇环境整洁。功争取市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创建指标2个,提前选址、高标准设计,目前已竣工,正待市级验收。三是农民住宅建设管理逐步规范。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晰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将限额以上的村民住宅建设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强化规划管控、优化审查审批、严格建房监管,规范农村建房秩序。推动建立农房设计通用图集,依托美丽宜居共同缔造活动,强化住宅风貌引导,进一步提升农房现代化水平。截至目前,累计审批办证335户,原址翻建310户,易址新建25户,已建房屋验收115户。

(三)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管护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续写新篇章。一是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加强水污染防治源头施策,建立健全一办两员工作体系,巩固河湖长+部门”“河湖长+检察长”“政府河长+民间河长协作机制成效,全年我区浏阳河婚庆广场断面、圭塘河口断面水质季均值达到III类地表水标准。全面落实治理任务,印发《雨花区2023—2024年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任务清单》等文件,全年开展暗访督查8,交办问题30余件,推动市级一江一湖六河”22项治理任务实施到位。全面加强日常管护,雨后24小时内恢复河道整洁为目标,将河道巡查、简易清障等纳入河道日常保洁,强化对水面保洁物业化管理。常态更新入河排口情况,重点检测存在溢流历史的排口,进一步强化排口管护,消除排污隐患。全年开展巡查维护42轮,疏浚截污干管约10.3万米,清理淤泥超860吨。全面保障生态补水,科学调度,畅通补水通道,全年圭塘河生态引水工程运行中心克服水位低等不利因素,3台机组共运行5050余小时、补水超1090万立方米,确保圭塘河生态环境动态平衡。全力破解水质难题,排查辖区河湖水质提升难点、痛点,推动圭塘河牛头桥河段清淤整治工程、白竹水乡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同升湖片区生活污水管网系统等项目启动建设,精准治污,进一步推动圭塘河水质由季度均值达标向月度稳定达标提升全力推进节水建设,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工作,启动枫树山小学节水科普馆建设,成功申报节水高校1家和节水载体2家,收缴水资源费约18万元,农业、工业用水效率明显提高,水资源经济效益实现更大化。二是林业生态价值高效转化。厚植两山生态本底,以深化林长制工作为抓手,统筹推进林业资源保护、生态提质,激活绿色能量。优化机构设置,率先成立林长制事务中心和区级林长制工作委员会,建立健全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完善一长四员网格化管护体系,出台护林员奖惩管理办法,以责任体系健全推动管护水平提升。全区三级林长开展巡林2200 余次。加快疫病防控,启动松材线虫病绩效承包拔点工作,清理枯死松树 6141株,打孔注药保护5792 株,疫情小班由17个下降至7个,疫情发生面积由3562 亩下降至655.58 亩,压缩率达81.6%,拔除同升街道疫点,实现疫区面积下降、疫点数量下降,超额完成五年攻坚行动阶段性目标。推动绿化造林,组织开展我在绿心有棵树系列活动,引导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义务植树,参加人员达70万人次,植树200余万株,营造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浓厚氛围,加快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农业生态环境有效改善。落实秸秆禁烧工作,严格执行三级执法、两级巡查制度,针对高速公路沿线、风景区、地域交界地、山林边界地等重点区域和节假日、农忙黄昏重点时段,开展全方位、高频率巡查防控,严防发生错时秸秆焚烧污染。落实受污染耕地治理工作,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25400亩,受污染耕地利用率达91%以上。落实有害生物除治工作,全年完成加拿大一枝黄花除治面积3384亩、福寿螺除治面积352落实禁捕退捕工作,全年累计开展禁捕巡查2350余次,出动巡查执法人员2980人次清理违规网具60余张四是生态保护修复见行见效。零容忍的态度,全力推进各类生态图斑集中整治工作,均按时间节点有序整改。全年核查农林水八类图斑(河湖四乱问题图斑、森林督查图斑、绿心监测图斑、水土保持扰动图斑、非粮化图斑、撂荒耕地图斑、自然保护地图斑、农村宅基地建房图斑1228个,其中涉及违法违规图斑42个,已整改32个,正在整改10个。以违法违规占用林地建房案例为典型,广泛宣传,持续强化警示震慑效应。严把涉农、涉水、涉林项目审批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年办理兽药经营许可水土保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许可行政审批事项117件,办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起。

(四)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防控能力,群众安全感实现新提升。一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应对有方。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压实防汛抗旱责任,全区总体汛情平稳强化综合保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预案、预报预警、预演,储备足量防汛抗旱物资,全方位、高频次对涉水工程、堤防、泵站、水库等进行实地排查,确保汛期安全运行。强化项目建设,争取上级资金700余万元,完成跳马镇42口山塘扩容整治建设、颜家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22km堤防、三座中型泵站市级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启动圭塘河华雅段挡墙综合整治项目、13座水库的雨水情及大坝安全监测建设。强化水上安全防范,印发《关于明确水上安全监管工作职责分工的通知》,增加岸线巡查力量,在重点水域监控设备12喊话喇叭31防溺水标牌60救生设备60所有水库实现监控全覆盖,浏阳河水面及岸线实现50%监控覆盖,确保实时监控和处理水库、堤面及水面异常情况。二是森林防火工作应对有力。人防、技防、物防三个维度,持续夯实绿心地区森林防火安全基础,全年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以人防为基础,抽调局内精干力量组建森林防火值班队伍,提前启动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建立野外用火举报奖励机制,动员群众参与野外用火管理。以物防为保障,因险设防,建设生物防火林带9.83千米、隔离带7.95千米、防火道0.86千米、森林消防蓄水池582立方米,通过省市验收并投入使用,超额完成2023年度建设任务。全区林火阻隔系统密度达11.47/公顷,高于国家标准(4.7/公顷)。技防为核心,用好用足森林防火智能监控系统,全年处理森林防火视频系统报警信息8160条和卫星热点核实任务5次,避免小火成灾。三是动物防疫工作应对有序。强化源头监管,严把检疫关,动物检疫率、不合格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处理率达100%,全年未发生一起动物疫情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加强检疫免疫,全年共屠宰检疫生猪788798头、牛8602头、羊14804只,完成布病检测约3793批次,非洲猪瘟检测15703批次。集中免疫注射猪口蹄疫疫苗30218头、禽流感疫苗80258羽、免疫犬12869只。加强无害化处理监管,坚持集中专业化处理为主导,全年无害化暂存点收集和处理猪202头、犬123只,完成无害化处理产品267437.2公斤,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争取市级建设资金150万元、运营补助20/,建设红星盛业活羊集中屠宰车间,加强日常监管,妥善解决活羊屠宰问题

(五)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担当,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思想建设更过硬。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认真落实一把手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健全信息审批、发布、保密等机制,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同时,密切关注活羊屠宰”“生猪屠宰等存在舆情隐患重点领域,有效预防、缩小和消除负面影响。二是组织建设更过硬。按时按程序完成了党总支、机关支部、离退休支部换届选举和堤委会联合支部委员补选工作,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紧扣区委高质量发展思路和目标,进一步明确和优化了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和任务要求,将全年目标任务、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分解到科室责任落实到人定期督促检查,及时分析情况,协调解决问题,落实推进措施,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责任共担的良好政治生态。结合走找想促活动,深入一线,查堵点、破难题,全年解决民生问题29个。三是作风建设更过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一岗双责针对六届区委第三轮巡察第一巡察组对我局反馈的46个问题,全面完成整改,从严从实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监督,消除廉政风险。从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和强化制度执行入手,成立区农业农村局大额资金使用监控领导小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出台《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实行简易发包程序管理办法(试行)》16项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全力推行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财务报销手续,从严控制差旅、会议、活动和招待费开支,三公经费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建立周工作调度机制,收集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呈报区委、区政府,进行实绩亮晒,激励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切实提高工作效能,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围绕“全力以赴拼经济,实干创新求突破”的工作主题,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打造都市乡村振兴示范区

(一)聚焦强基础做好争资争项文章。强化农、林、水利、乡村振兴方面上级政策、投向研究,建立项目储备库,深度策划、有效包装、择优储备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加强与对口业务部门的衔接沟通,提高争资争项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政策“笼子”和计划“盘子”。密切跟踪已上报的长沙市雨花区双溪港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5个项目申报国债事宜,做细做实做深前期工作,确保资金下达后,第一时间启动建设工作,实现效率效益最大化。

(二)聚焦促增收,打造产业振兴样板。以绿心建设项目启动审批为突破口,坚持项目引领,通过引进、建设一批优势产业项目,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能量。一是加大招引力度。依托花博园、湖南省花木产业示范园两块金字招牌,借助于花博园公司、都市乡村旅游公司两大平台,聚焦于花木产业链、文旅产业链等,包装一批精品项目,采取节会招商、叩门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北京、广州、江苏等优势企业的对接合作,加快落户一批。二是加快项目落地抓紧打造省花木产业示范园精品基地,启动喜雨村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推动复兴村龙山百合种植基地建成投产,加快红星花卉大市场迁建争取启动一批,建成运营一批续做花木产业三是加速推进融合发展。积极筹办第二十五届农博会,不断擦亮农业金字招牌开发拓展花木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进全产业链发展逐步提升民宿示范片区的建设品质,进一步发展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推动产业由卖花赏花转变,构建花卉苗木产业与农旅、文旅、康养有效融合发展新格局。

)聚焦美环境,擦亮绿色宜居名片。着力治水兴水、治林兴林,全力筹备2024年省领导义务植树活动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放大生态环境优势一是全面深化流域治理紧紧围绕创建水利部幸福河湖目标,以提升水质为重点,高效推进新一轮圭塘河流域治理工作,强化河湖深度治理和管护,打造国家级治河标杆。进一步完善管网纳污系统建设,快完成同升湖片区污水管网提质建设。推动加快雨污分流,依托市级雨污分流改造规划,深入开展流域范围内建成区管网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将圭塘河沿线管网改造计划靠前铺排实施,切断雨天合流污染,减少降雨期污染物对水生态系统的冲击,减小水质波动。推动尾水提标,强化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力度。充分挖掘增大基流、涵养水源,激活圭塘河上游石燕湖、同升湖水库蓄放水能力,持续性对圭塘河进行水源补充。二是全面加强林草管护严格落实林长制工作要求,加快松材线虫病防治,实现全区无疫情严控森林督查图斑和绿心监测图斑,实现减存量,零增量目标实施绿心增绿复绿补绿行动,完成林相改造任务,接续开展植树活动,做优我为绿心增绿的生态品牌。三是全面提升人居环境。以全省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意见为遵循,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评比工作推动乡村环境品质持续升级。动态清零,示范引领为目标,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确保所有农户新建房屋同步进行无害化户厕建设,并建立后期管护机制。积极争取市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片、示范点建设指标

)聚焦增动能巩固农村改革成效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高桥、友谊、五一、金井的改制工作,确保年内完成。积极推广“强村公司”模式按照一村一策的工作思路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发展,确保全区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80%,全区行政村集体组织经营性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100%二是深化宅基地改革。进一步优化完善区级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健全工作体系,加强动态巡查和执法监管,坚决遏制乱占耕地建房、未批先建、批少建多、建新不拆旧等违法违规现象。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年度发展家庭农场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培育一批省级、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合作社。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共生发展模式,配置更优资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聚焦守底线提升民生服务质量一是抓实三防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在汛期前完成圭塘河华雅段挡墙综合整治等水利项目建设,加快推进13座水库的雨水情及大坝安全监测、枫树山小学节水科普馆、省市山塘清淤整治项目、区气象雷达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用好森林防火智能监控系统,强化巡查巡护、火源管控,全力确保森林防火安全;加强动物防疫监管,提升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能力,扎实做好消毒灭源工作。二是抓实防返贫工作。紧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抓好基础工作,确保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加强返贫风险点日常排查,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强化两业帮扶,确保新增有效衔接产业项目10个以上全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三是抓实对口帮扶工作。一园一品一机制为着力点,做实五方挂钩五项转移,为实现“515”目标打好基础。在共建产业园区、推进品牌创建、深化劳务协作、强化教育合作、深化医疗合作、加强人才交流、广聚力量帮扶7个方面,深化与溆浦县配合协作,通过共建园区配置资源和服务,在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价值链等方面寻求突破,打造全省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示范新样板。

相关文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