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报道:喜看硕果满枝头——长沙市雨花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发布日期:2023-01-16    来源:飞梦雨花字体大小:

本文刊发于《湖南日报》2023年1月15日第14版。


时间的指针走到2023年,为不寻常的2022年划上句号。

2022年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长沙市雨花区踔厉奋发,标记出区域发展的铿锵步伐。

举措更新,护航经济“稳”;动力更强,助力发展“进”;红利更实,百姓受益“多”——2022年,在长沙市雨花区的发展历史上,注定留下扎实而惊艳的轨迹。


3份榜单的启示

在2022年壹城智库、赛迪顾问、中小城市研究院高质量发展全国百强区榜单中,雨花区分别跃升至第9位、第13位、第14位,首次迈入全国十强,稳居中西部省份城区第一。

各个榜单评价体系或许各有侧重,但对于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指标,3份榜单基本是相同的。

从中我们看到:

这是一个彰显实力和底气的雨花——

2022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50亿元、增长3.8%,经济总量全市最大、贡献率全市最高。长沙雨花经开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提前3年实现“强省会”战略第一个“千亿”目标。

144个重大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28%。新注册“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7个,新引进投资额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个,发展稳定向好。



这是一个蕴含活力和机遇的雨花——

申亿精密项目突破了紧固件行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晓光模具研发出智能梯级热成型技术,打破国外市场垄断;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推出的绿色铸造清理打磨系统,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国每5颗工业镜头就有一颗来自长步道……在企业车间,新产品、新技术精彩呈现。

2022年,雨花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产业底蕴、坚实的人才基础及优质的综合配套,打造中部(长沙)工程技术创新智谷,集聚辖区工程技术资源,构筑企业合作互补新平台。

这是一个充满韧性和潜力的雨花——

雨花区2022年1至11月,全区落实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64.83亿元,总金额居全省首位,市场活跃指数上升。

资金压力有效缓解,企业轻装前行,活力迸发。据统计,2022年雨花区市场主体240083户,同比增长13.77%,总数居全省区(县、市)第一。

这是一个洋溢包容并蓄和开放的雨花——

两年前,雨花区5.1平方公里板块列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年后,这里形成制度创新成果全国首创3项、全省首创2项,占自贸长沙片区的五分之一。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常态化运营,中非经贸总部大厦、中非经贸数字化产业园、中非经贸众创空间、全国首个对非技术贸易服务平台等加快建设。自贸雨花区块新增市场主体2200家,其中企业1136家;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64.5亿元、增长13%,其中对非贸易总额31亿元、增长135%以上。

2022年,雨花区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是我省唯一入选区域。

这是一个民生至上幸福温暖的雨花——

28个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18所,新增学(园)位2.1万个,教育“双减”工作经验在全国推介,入选全国首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新建养老机构2家、社区养老服务站12家。成立标准化家庭医生社区工作室5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实现全覆盖。新改建停车场32座、新增停车位2.43万个……不断增长的数据,不断收获的荣誉,让群众的幸福感节节攀升。

雨润之花,已然美丽绽放。


3种“飞地”的探索

深入雨花一线,“飞地楼宇”“飞地园区”频频被提起。这背后折射的,是一个区域的锐意创新和担当作为。

雨花区“飞地”经济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模式。

其一是,扬长避短+产业协作。

代表性项目是雨韶智能制造产业园、雨华智能制造产业园。这是雨花区抢抓长株潭都市圈发展契机,拉长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缩影。

2022年4月,“雨韶”飞地园区正式“起飞”。雨花经开区企业迅速入驻,大力开拓株洲、湘潭等地市场;外地企业抢滩布局融入长株潭都市圈,中山市等地企业纷纷进驻,看中的便是飞地园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及产业集群效应。

坐落于湘潭经开区的雨花智能制造产业园,预计投资收益15亿元。2022年12月取得施工许可证后,项目进入施工阶段。

其二是,对口帮扶+共享政策红利。

2022年,雨花经开区把工业园区“飞”入溆浦。这也是雨花区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口帮扶的有力举措。

同年9月,雨溆工业园投入运营。所有总部在雨花经开区、配套生产在雨溆工业园的企业,同步享受雨花和溆浦的普惠政策,形成叠加效应。

不仅“飞出”工业园,雨花区还“飞出”利好政策。

溆浦产业开发区内企业到雨花区注册外贸公司办理税务登记,其外贸公司可享受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自贸试验区、中非经贸平台的扶持政策。2022年8月,首单篮球等体育用品首次采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打开非洲市场。 

其三是,挖掘自身潜力+放大溢出效益。

雨花区在“湖南·高桥国际贸易港”商务楼宇建立全区首个“飞地楼宇”,实施产业联动,进一步放大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作用。该楼宇定位为RCEP数字化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湖南首个“场景体验+数字服务”的一体化产业全生态综合体。

雨花区3种模式虽路径各有不同,但效益却是殊途同归。

雨花区也抓住“飞地经济”的载体,开辟了新领域、新空间,飞出了一片新天地。


3种能力的提升

雨花区在2022年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是有目共睹的。成绩的得来,离不开雨花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担当与奋斗。

强化党员干部能力,是雨花区委、区政府一以贯之的态度。

从年初起,雨花区分批次、分主题对干部开展轮训。从政策的分析与争取,从安全生产到生态环境,从三产分析到开放经济……培训内容涵盖了当下发展的重点领域。

——能力提升,首先抓的是项目招商能力。

即便受新冠疫情影响,雨花区招商团队“不掉线”、“不断线”。哪里有投资意向,他们的对接就到哪里;哪里有项目信息,他们的联络就跟到哪里。

2022年,雨花区重点发力数字经济。1个月时间内,雨花区先后签下中国联通中南研究院、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从洽谈、签约、论证、审批到开工乃至全过程,雨花区招商始终“盯”住不放直至全部落拍。仅中国联通中南研究院单个项目,总投资就超过60亿元,预计未来5年项目累计收入超过100亿元,税收突破4亿元。

——能力提升,要抓服务能力。

政策兑现,迅速!2022年以来,雨花区积极落实留抵退税政策,扩围提速,助企纾困。2022年1至11月,已有50.24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精准“落袋”6000余户市场主体,是我省留抵退税户数最多、金额最大的区(县、市)。

事项审批,高效!2019年,雨花区首次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1日办结”;2020年3月,试点“线上即传即办”和“线下即来即办”双通道办理模式;2022年,雨花区又在全市率先推出“365天不打烊”的工作机制,并大力推进行业综合许可登记改革和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等。2022年,雨花区市场主体新净增26343户,其中企业净增12696户,同比增长均达到16%以上,净增数列全市各区县之首。

法治环境,公平!雨花区用法治之手为各类市场主体架起了一张“防护网”。率先全省设立24小时法院,当事人可自助立案和递交材料;建立的雨花区总商会商事调解中心,是我省首家法治化、公益性的商会商事调解组织……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公平的市场竞争让市场活力更充盈。

——能力提升,要抓风险防范能力。

雨花区完善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各级干部不断提高应急处突的见识和胆识,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挑战,做到心中有数、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有效掌控局势、化解危机。如防范安全生产风险,雨花区定期对风险因素进行排查,并从当年9月起推出消防安全“楼长制”。一旦发生高层建筑火情,楼长能及时调派就近力量到场处置,做到灭早、灭小、灭初期。

战疫情、稳就业、惠民生,2022年雨花区民生至上、惠民利民;畅循环、减税费、保主体,2022年雨花区迎难而上、阔步向前;强链条、重创新、强技术,2022年雨花区抢抓机遇、勇攀高峰。

这,便是长沙雨花区交出2022年不平凡的答卷。


相关文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