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长沙晚报》头版报道:雨花经开区提前迈入千亿级园区

发布日期:2023-01-08    来源:飞梦雨花字体大小:


今天,长沙雨花经开区披露,2022年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52亿元,同比增长18%。这是长沙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技工贸总收入迈上千亿元台阶的省级园区。

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技工贸总收入的重要因素。雨花经开区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科研能力强、科技转化程度高的代表性企业。申亿精密突破了紧固件行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采用“冷镦”工艺实现了紧固件等精密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先惠智能装备主打的锂电池组装,在细分领域中排名前五,其生产线最快只需15秒便能生产出一个产品;晓光模具攻克超高强度钢梯级热成型技术,打破德国垄断,是世界第二家、国内唯一掌握该技术的企业。

雨花经开区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促进区内企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去年发起成立1亿元规模的长株潭科创基金。目前,园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级以上科创平台39个。

2022年,雨花经开区规模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750亿元,同比增长49%;预计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该园区在2022年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工作中,获全省“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激励事项和“五好园区”激励事项,是全省唯一荣获两项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事项推荐的省级园区。



记者7日获悉,在刚过去的2022年,雨花经开区度过了她20岁的生日,也是在这一年,雨花经开区技工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成为全市首个破千亿的省级园区,提前三年实现第一个“千亿”目标。来自雨花经开区的数据显示,2022年,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52亿元,同比增长18%。

在全省省级园区中,雨花经开区成立时间不是最早的,园区面积也不算大,为何能够后来居上,脱颖而出,率先进入千亿级园区行列?熠熠生辉的数字背后,是雨花经开区主动探索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是优势产业的繁荣发展,是重大项目的厚积薄发,也是园区全体干部职工的拼搏与坚守。

长沙比亚迪是雨花经开区规模最大的企业,每年的工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一半以上。从2009年入园以来,先后多次增资扩建。2022年初投入使用的比亚迪DM-i超级混合动力工厂是比亚迪超级混合动力系统全国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让比亚迪DM-i超级混合动力工厂的投产适逢其时。2022年,长沙比亚迪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650亿元,同比增长55%,成为全省首个产值过600亿元的汽车企业。

雨花经开区其他企业逆势而上也让人眼前一亮。可孚医疗、长沙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2022年产值有望达10亿元;先惠智能产值有望在前年1.6亿元基础上再翻一番;新入规企业中有3家企业产值有望过亿元。

在可孚医疗血氧仪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生产线上,血氧仪的生产井然有序,出货端人来人往。可孚医疗血氧仪生产车间一位负责人介绍,从去年10月至今,可孚医疗在血氧仪、制氧机的产能上持续呈倍数增长,但每日的订单量、规划的生产量、实际的出货量仍然在扩大。

从去年10月3日以来,可孚医疗所有生产线一刻都没有停,3500名员工加班加点,稳住了重点物资的生产量,也创造了不俗的业绩。

如果说产业撑起了雨花经开区稳增长的脊梁,重大项目则为园区秀起“肌肉”:2022年,园区已注册三类“500强”企业3家,签约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全年铺排重点项目84个,市重大项目30个,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交办问题销号率均居全市省级园区前列。

市场主体培育更是高效高质。截至去年底,雨花经开区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6家,是全市首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的省级园区。18家企业入选市上市后备企业库,12家企业进入省上市后备企业库,居省级园区第一,3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企业培育驶入快车道。

好消息还在不断传来,就在几天前,雨花经开区获评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2022年度“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和“五好园区”拟推荐园区,是全省、全市唯一荣获两项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事项推荐的省级园区。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找准定位,定标时代,吹响号角,雨花经开区正全速奔跑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


相关文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